《質量效應》(英文:Mass Effect)是由加拿大BioWare公司開發的一款科幻題材角色扮演遊戲,該作是《質量效應》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於2007年11月20日在Xbox 360平台上首次發售,隨後被移植至Windows與PlayStation 3平台。
概要[]
遊戲描繪了壯麗的銀河系,其中存在着數以百計的外星文明,不僅在生態上,經濟、政治、文化特徵亦是千奇百怪。玩家扮演薛帕德中校,指揮飛船SSV 諾曼第號,同手下船員與外星友人一起闖蕩銀河。
本作的一大特點是玩家能在行動中選擇「模範」或者「叛逆」,運用不同手段獲得勝利。
故事情節[]
背景[]
公元2148年,人類在火星表面發掘出了由已經滅絕的外星種族普洛仙人留下的遺蹟,並藉此了解到了有關質量效應力場和零號元素的知識。不久之後,人類又發現冥王星的衛星——冥衛一同樣是古代科技產物「質量中繼站」。利用質量中繼站,飛船可以進行跨星際旅行。到2165年時,人類已經可以自由地翱翔於星系之間,並開始與由銀河系各高等文明種族所組成的神堡議會接觸。
遊戲情節[]
- 主頁面:《質量效應》指南
以下內容可能透露了《[[]]》的劇情 |
2183年,在進行長時間考察後,神堡議會最終決定吸納人類成員進入其下屬的特殊機構特種戰術與偵察部隊——也就是「幽靈」,而星系聯盟方面則計劃推薦N7特種訓練計劃畢業生、諾曼第號大副薛帕德少校擔任這一職務。為了考察薛帕德的能力,星系聯盟和神堡議會決定秘密派遣諾曼第號前往伊甸主星,回收在人類殖民地附近出土的一個普洛仙信標,而突銳籍「幽靈」特工奈魯斯·克里克也會作為觀察員隨行。
在抵達伊甸主星之前,諾曼第號駕駛員傑夫·莫羅接收到了殖民地發出的求救信號。薛帕德與凱登·阿連科上尉、理查德·詹金斯一等兵及奈魯斯緊急登陸,奈魯斯先行一步,前出偵察,而薛帕德三人則緊隨其後。他們發現殖民地正遭受銷聲匿跡兩百年之久的智械種族桀斯的攻擊,在交火過程中,理查德中彈身亡,薛帕德與凱登繼續前進,並救下了駐守殖民地的第2邊防師212旅D小隊中士阿什麗·威廉姆斯。在抵達伊甸主星太空港時,薛帕德等人發現了奈魯斯的遺體,躲在附近的港口工人鮑威爾剛好目睹了這起事件,他聲稱一個名叫薩倫的突銳人襲擊了奈魯斯。隨後,薛帕德小隊繼續前進,他們解除了桀斯設置的炸彈,並確保了信標的安全。但是,在阿什麗檢查的時候,信標突然被激活,薛帕德將阿什麗推開,自己卻被信標發出的信號擊中。一則關於收割者的警告隨即被輸入到薛帕德的腦海中,令他昏厥過去。
十五個小時後,薛帕德終於從昏迷中甦醒過來,並發現自己身處諾曼第號的醫務室內。阿什麗和凱登已經向諾曼第號艦長大衛·安德森上校匯報了情況,諾曼第號也因此被人類大使唐納德·烏迪納召回到神堡參加聽證會。但是薛帕德失望地發現,謀害奈魯斯的薩倫同樣擁有「幽靈」身份,而自己又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薩倫存在背叛行為。為了揭發薩倫,薛帕德在神堡內四處活動,並認識了神堡安全局的突銳警官蓋拉斯·瓦卡利安和克洛根殺手厄德諾特·萊克斯,薛帕德從他們那裏了解到「科拉的洞穴」俱樂部老闆「拳頭」正與薩倫有勾結。在經過一場混戰後,薛帕德清理了「拳頭」的幫派,並從後者手中救下了奎利少女塔莉·佐拉·納·萊雅。塔莉告知薛帕德自己在無意間回收到了一個部分完好的桀斯核心,其中保存了薩倫和阿莎麗女族長貝妮西亞之間的通話記錄,在對話中,兩人討論了他們在伊甸主星取得的勝利,同時還提到了神器「聖途」和收割者——一個高度先進的智械種族,傳說其五萬年前曾消滅過銀河系內的所有有機文明——的回歸。在證據面前,神堡議會終於統一解除薩倫的「幽靈」身份,並任命薛帕德為第一名人類「幽靈」。隨後,晉升少將的安德森將諾曼第號的指揮權移交給薛帕德,薛帕德開始着手調查薩倫的下落。
根據安德森、烏迪納等人提供的線索,薛帕德帶隊前往追尋薩倫和貝妮西亞的下落。在瑟拉姆,他們從桀斯手中解救了貝妮西亞的女兒、普洛仙考古學家莉亞拉·特蘇尼博士,雖然後者對母親的下落同樣一無所知,但她的專業知識和特殊能力幫助薛帕德進一步釐清了普洛仙信標內容。同時,莉亞拉也透露了自己的一個大膽猜想:「收割者」每隔數萬年就會進入銀河系,並毀滅所有高等文明,五萬年前滅亡的普洛仙僅僅是他們最近的一次「收割」而已,而且現在薩倫的出現,似乎在暗示着收割者將再度回歸。
在菲洛斯,薛帕德等人發現當地殖民者被一種名為索利安爬行者的古老植物控制,薩倫因為覬覦這種力量,正源源不斷地派出桀斯圍攻殖民地。在諾維利亞,小隊發現了貝妮西亞的下落,並與之激戰,戰鬥中,貝妮西亞突然清醒過來,並透露她之所以成為薩倫的爪牙,是因為被薩倫「教化」並控制——這種能力來源於他的旗艦「霸主」。薩倫之所以派貝妮西亞來諾維利亞,是為了從雷克耐那裏獲得失蹤數千年之久的「繆」中繼器下落,她將坐標交給薛帕德後,便強行抵禦住「教化」,開槍自盡。
在尋找「繆」中繼器之前,薛帕德收到來自神堡議會的命令,要求他火速趕往沃梅爾,協助一支賽拉睿特勤組部隊調查薩倫在那裏建立的設施。薛帕德從特勤組指揮官奇拉赫上尉那裏了解到薩倫在沃梅爾建立了一所實驗室,製造克洛根克隆戰士。在奇拉赫等人的掩護下,薛帕德潛入了實驗設施,結果了解到驚人的事實——「霸主」本身就是一個收割者。隨後,薛帕德與薩倫展開激戰,但最終還是讓對方逃之夭夭。為了給倖存士兵們創造逃脫機會,薛帕德的一位隊員犧牲自己引爆了核彈,將沃梅爾的實驗設施夷為平地。
遊戲特點[]
- 關於《質量效應》與《質量效應傳奇版》之間的差異,請移步質量效應傳奇版/改動內容。
戰鬥[]
- 主頁面:戰鬥
《質量效應》是一款第三人稱射擊類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以通過使用一系列武器和天賦能力來進行戰鬥。遊戲中共有六種不同的職業供玩家選擇,分別是:士兵、滲透者、先鋒、異能者、工程師和哨兵。一些職業專注於一個戰鬥領域,而另一些則具有多種能力。例如,士兵可以熟練使用所有四種武器(突擊步槍、霰彈槍、狙擊步槍和手槍),但缺乏異能和技術能力;相比之下,異能者擅長使用能力,但只能有效使用手槍。此外,職業方向也會影響玩家可以使用的裝甲類型。
升級[]
- 主頁面:升級指南
在遊戲中,玩家角色可以通過擊敗敵人並完成任務或小遊戲來獲得經驗值。當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玩家以及所有小隊成員都會升級到下一個級別,並獲得能力點數,用於解鎖和提升天賦。遊戲中的等級上限一開始被鎖定在50級,在第一次通過遊戲後會提升到60級,因此達到等級上限需要多次通關。更高的等級可以解鎖更強大的武器和盔甲,並且會提高薛帕德的生命值。
對話[]
- 主頁面:對話
在BioWare以往作品中,玩家將要回答的內容會逐字逐句地顯示在對話框中,而《質量效應》則不同,後者使用一個「對話輪」系統來展示每種回答內容的大致內涵,例如對話選項可能顯示為「不要試圖研究我」,而實際對話卻是「我不是你可以帶回實驗室的研究的人工製品,博士」。「對話輪」系統支持最多六種選項,玩家選擇的不同將會影響其他人對薛帕德的反應、完成任務的獎勵、購物時的折扣、戀愛關係,以及薛帕德的道德點數,根據選擇的內容,玩家可能輕易化解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也可能使之進一步惡化。
銷售發行[]
前期營銷[]
2005年10月4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的X05展會上,《質量效應》作為BioWare為Xbox 360平台開發的獨佔遊戲之一首度公開亮相[1][2][3][4]。2006年5月,微軟在參加電子娛樂展覽會時,對外展示了《質量效應》的演示版本,並榮膺該屆遊戲評論家獎的「最佳角色扮演遊戲」項目[5][6]。2006年9月,在巴塞隆拿舉辦的X06展會上,BioWare公佈了作品的更多細節[7]。而在2007年3月於三藩市舉辦的遊戲開發者大會上則是展出了一小時的遊戲演示[8]。2007年7月,微軟在當年的電子娛樂展會上展出了《質量效應》,並獲得遊戲評論家獎的「最佳主機遊戲」和「最佳角色扮演遊戲」項目[9]。次月還參加了在德國舉辦的萊比錫遊戲展[10]。2007年8月30日,《質量效應》的發售時間公佈[11][12]。在澳大利亞地區,發行方還展開了額外的營銷活動,凡預購遊戲的消費者都可以免費獲贈一張光碟,其中的內容包括了時長5分鐘的幕後紀錄片、數支預告片以及遊戲的原聲音樂[13]。
發行[]
《質量效應》於2007年11月20日在北美地區的Xbox 360平台上首次發行,兩天後的11月22日在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地區發行,11月23日在歐洲地區發行。遊戲發行的版本包括了普通版與限量收藏版,後者除遊戲本體外,還附帶了一張幕後記錄光碟,以及兩份有關《質量效應》故事印刷品——分別是藝術集與《銀河百科:精要(2183年版)》。
2008年夏季,經BioWare與Demiurge Studios合作,《質量效應》被移植到了Windows平台並發行了對應的PC-DVD光碟。同一時期發行的還有《質量效應》的多語言版本,其中包括了西班牙語、法語與意大利語——另外一款專屬於Xbox 360的日文版本當時尚處於開發階段,並未同期推出。
2021年,BioWare對《質量效應》《質量效應2》《質量效應3》三部作品進行了高清重製,並命名為《質量效應傳奇版》。新作品中整合了原作的大部分擴展內容,同時還對圖像及遊戲性進行了重大修改。
移植版本[]
Windows[]
《質量效應》的Windows版本由BioWare和Demiurge Studios合作開發,於2008年5月28日推出。
配置要求[]
項目 | 最低配置 | 推薦配置 |
---|---|---|
作業系統 | Windows 7或Windows Vista | |
中央處理器 | 2.4Ghz英特爾處理器或2.0Ghz AMD處理器 | 2.6Ghz英特爾處理器或2.4Ghz AMD處理器 |
內存空間 | 1GB(Windows XP)或2GB(Windows Vista) | 2GB |
顯卡 | 英偉達GeForce 6系列(6800GT以上型號)或ATI 1300XT及以上型號 | 英偉達GeForce 7900 GTX或ATI X1800 XL系列及以上型號 |
存儲空間 | 12GB | |
聲卡 | 兼容DirectX 9.0c的聲卡及驅動 | 支持5.1環繞聲的聲卡 |
已知錯誤[]
- 當頁面文件(詳見Windows任務管理器)佔用超過550 MB時,遊戲可能出現崩潰或循環播放畫面,問題發生後,用戶需要重啟作業系統或手動清空頁面文件才能恢復正常。該問題由英偉達顯卡和瑞昱聲卡引發,一個可行的解決措施時在窗口模式下運行遊戲,並關閉遊戲內的語音和音樂。
- 在安裝《質量效應:撕裂天空》擴展內容或1.02版本升級後,遊戲中的瑟拉姆場景可能出現貼圖缺失的錯誤,導致部分地形變成黑色。該問題有兩種已知的解決方法:一是在遊戲啟動器中選擇「設置」("Configure")或者直接運行遊戲目錄下的
MassEffectConfig.exe
程序,選擇「修復」(Repair)並點擊「刪除本地着色器緩存文件」(Delete Local Shader Cache Files);二是刪除"My Documents\BioWare\Mass Effect\Published\CookedPC\LocalShaderCache-PC-D3D-SM3.upk"
和"<game installation folder>\BioGame\CookedPC\\LocalShaderCache-PC-D3D-SM3.upk"
文件夾下的所有緩存文件。Windows Vista用戶需要在Windows XP SP2兼容模式下運行本遊戲。 - 在確認信息時快速按下回車鍵可能導致「將該物品轉化為萬能膠?」("Convert this item into omnigel?")彈窗不正確彈出,同時,鍵盤和鼠標也不會正確響應用戶操作。該問題可以通過激活控制台並讀取存檔或重新加載場景來解決,也可以通過重新綁定按鍵來規避該問題。
加密爭議[]
Windows版《質量效應》最初使用了SecuROM來保護知識產權,但是,該程序要求用戶每10天接受一次在線檢查,否則將無法繼續運行遊戲,這一舉措遭到了用戶批評。在2009年3月推出的Steam版本中,發行商應Valve要求,移除了程序中的SecuROM。在2008年5月9日的更新中,發行商也移除了其他版本SecuROM。同時,《質量效應》最初的激活碼有5次激活限制,超過後無法繼續激活,但是由於在線驗證機制在後續發行的拷貝中被移除,因此這一限制也失去了作用。
PlayStation 3[]
《質量效應》的PlayStation 3版本由Edge of Reality協助開發,電子藝界負責發行,於2012年12月4日推出。該版本的內容與Xbox 360版本大致相同,其中還包括了擴展內容《撕裂天空》,不過BioWare方面同時表示由於原始數據出現問題,《極點空間站》不會出現在PlayStation 3版本中。
登場[]
人物[]
主要角色[]
小隊成員[]
其他角色[]
- 格雷戈·亞當斯
- 大衛·安德森
- Bel Anoleis
- 薩倫·阿特留斯
- 巴拉克
- 莉茲貝絲·拜納姆
- 女族長貝妮西亞
- 凱特·鮑曼
- 卡琳·查克沃斯
- 神堡議會
- 方丹
- 拳頭
- 史蒂文·哈克特
- 哈金
- 奇拉赫上尉
- Khalisah Bint Sinan al-Jilani
- 奈魯斯·克里克
- 傑夫·「小丑」·莫羅
- 吉亞娜·帕拉辛尼
- 查爾斯·普萊斯利
- Lorik Qui'in
- 雷克耐女王
- Dr. Saleon
- 靈姬
- Shiala
- 索利安
- 唐奈爾·烏迪納
- 康拉德·韋納
- 巴拉·馮
- 艾米莉·王
地點[]
爭議[]
在遊戲中主角可以與一個異性(凱登、阿什麗、莉亞拉)發生關係。玩家選擇讓兩人睡在一起時,屏幕上會出現一組做愛的鏡頭,雖然裏面沒有直接性交的畫面。
保守派人士撰文,形容最近的Xbox遊戲是「『Sex-Box』的總統競選」,他說遊戲公司為了賺錢,只要玩家想要的一概統統滿足。文章發表後使得遊戲社區極度憤怒。
2008年6月21日, 福克斯新聞對這一情況展開討論。有人認為包含着性的遊戲會向不太成熟的玩家傳遞錯誤的觀念,少男們將女人看做一件僅僅是實現性慾的物品。反對者則說玩家能選擇扮演男或女,而且質量效應在30多個小時的遊戲時間內只有少數幾個愛情鏡頭,用以反駁充滿裸體與性愛的指控。
雖然如此,但遊戲社區已經默認越來越多的遊戲中加入了性元素是不爭的事實。
花絮信息[]
註釋[]
- ↑ 佚名. BioWare發表Xbox360版科幻ARPG作品《質量效應》. 遊民星空. 2005-10-09 [2021-08-24]
- ↑ 佚名. 微軟「X05」Xbox軟硬件展示會簡介. 快科技. 2005-10-10 [2021-08-24].
- ↑ Douglass C. Perry. X05: Mass Effect: Behind Closed Doors. IGN. 2005-10-05 [2021-08-24].
- ↑ David Clayman. X05: BioWare Announces Mass Effect. IGN. 2005-10-04 [2021-08-24].
- ↑ Charles Onyett. E3 2006: Mass Effect Impressions. IGN. 2006-05-09 [2021-08-24].
- ↑ Talmadge Blevins. 2006 Winners. Game Critics Awards. 2006 [2021-08-25].
- ↑ Douglass C. Perry. X06: Mass Effect. IGN. 2006-09-18 [2021-08-25].
- ↑ Hilary Goldstein; Erik Brudvig. GDC 2007: Mass Effect - The First Hour. IGN. 2007-01-22 [2021-08-25].
- ↑ Ryan Clements. Critics Awards Winners Announced. IGN. 2007-07-31 [2021-08-25].
- ↑ Erik Brudvig. GC 2007: Mass Effect Progress Report. IGN. 2007-08-23 [2021-08-25].
- ↑ 佚名. 年度大作《質量效應》發售日期確定. 遊民星空. 2007-09-02. [2021-08-25].
- ↑ Hilary Goldstein. Mass Effect Dated. IGN. 2007-08-30 [2021-08-25].
- ↑ Cam Shea. Effect AU Pre-Order Campaign. IGN. 2007-10-28. [2021-08-25].
外部連結[]
質量效應系列 | ||
---|---|---|
正篇 | 1·2·Shadow Broker之巢·3 | |
外傳 | 銀河·滲透者·仙女座 | |
小說 | 啟示·飛升·報應·救贖 |